原文:『幸福寶典~搞懂愛情科學,你也能成為美滿親密關係的建築師』草稿
作者:量子三毛(王絪)
本文撰文:洪玉姿
簡介關懷照顧腦神經迴路
關懷照顧迴路的功能
當我們的關懷照顧迴路啟動時,我們想要做的是「照顧」、「保護」、「同理」、「貢獻」、「服務」、「協助」,做一些我們對對方「表達愛的行為」。大腦所釋放的激素,讓我們感到與對方有「連結感」、「歸屬感」、「一體感」,以及「自己的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提高對自己的「自信心」,當我們看到對方因為我們的付出有收穫,感到滿足,我們也同時會感到「欣慰」,以及「心滿意足」。最重要的一點,我們感到自己是「愛」對方的。
假設付出關懷的人,與接受關懷的人,是處在共頻的狀況,也就是說,所付出的關懷形式,是接受方所需要或是希望獲得的,此時接受關懷照顧的人的內在經驗,會感受到「溫馨」、「溫柔」、「暖酥酥」、「共頻」、「安詳寧靜」、「滿足」、「安心」、「一體感」等,這些內在感受就是親密關係中的白彈珠。當付出關懷的人的行為,與接受關懷的人的需求有差距,雙方就會有許多黑彈珠產生。
親密關係的殺手
每顆黑彈珠的背後都隱藏著一個未被滿足的需求,當這些黑彈珠日積月累愈來愈多,產生距離感與消耗生命力的力道愈大,美國社會心理學研究家John Gottman博士追蹤案例調查四十年的結果,親密關係的殺手(超級黑彈珠)是「批評、鄙視的態度、互相攻擊與冷戰」。如果一個親密關係中,兩人互動的態度裡面,有觀察到這四種態度,即使他們在新婚期,他已經可以預測到這關係在短短的幾年內會決裂的準確率高達百分之九十。
另外,在社會上我們常見到在某些領域成就很高的人,他們不由自主的會有一種「什麼都要自己來」的態度,甚至「以不需要別人協助」為豪,這在親密關係中很容易造成距離感。再者,有一種常見的態度是「競爭」,跟身邊的任何人,甚至是伴侶,有「我要比你強」的態度,試想把二個人推到競技場內,在舞台上只在乎輸贏,感情自然就被放到一邊,關係自然就失衡。無論是生理或心理上的強壯,不願意受人照顧,在親密關係中,這些態度是隱藏式的黑彈珠。
親密關係的守護者
良好的關係不會自己發生,它們需要有效的溝通技巧來保持。依據非暴力溝通創始人心理學家馬歇爾.羅森堡博士的觀察,當我們誠摯的表達感受和需求可以增進二個人的連結感,可以提升親密關係和人際關係中的親近感與生命力。每一段關係都需要二個人,但只要其中一個人開始改變,這段關係就能夠有正向的發展,透過善意溝通的表達方式,可以更貼近自己的情緒感受,更了解自己的需求,在不斷練習的過程中,從聆聽自己到能夠傾聽另一半,找到二個人的溝通方式,有效的請求可以滿足二個人的需求,讓彼此互相的照顧,這樣循序漸進的過程就像是不可逆的化學變化,二個人的關係可以有更好的品質。
讓他照顧你,他會更愛你
在一個親密關係裡,當雙方都啟動關懷照顧迴路,會達到更鞏固與穩定的「愛的連結」。要讓對方更愛你,除了關懷照顧他,在互動時儘量關照對方的白彈珠經驗之外,要能夠表達脆弱,使用合適的方式提出請求,在對方快樂願意的前提之下,啟動對方的關懷照顧迴路,也是一門極大的藝術。
沒有給予對方關懷照顧自己的機會,表示對方對自己是沒有啟動關懷照顧迴路,對方對自己就沒有「連結感」,「歸屬感」,「一體感」。對方沒有對自己有貢獻的機會,就喪失了讓對方創造他「自信心,滿足感,感到自己存在價值與意義」的機會,並且對方對我們的「愛的感受」就不是很穩固。
啟動雙方的關懷照顧迴路:
要啟動對方的關懷照顧迴路,讓對方更愛自己的方式,結論如下:
1. 自己常常關懷照顧對方,並且言語上要能夠表達,讓對方有機會覺察或認知我們的付出。
2. 願意誠摯地表達脆弱,讓對方有機會主動關懷照顧我們,啟動關懷照顧迴路,對我們有更深的連結感與愛。
3. 學習如何以創造白彈珠的方式溝通自己的需求。
4. 練習誠摯地表達感激與嘉許,表達對方的付出滿足我們那些特定的需求,並且表達我們需求滿足之後的感受。這樣的表達,會讓對方體驗滿足感。
Pingback: 幸福秘訣 1. 2. 3. – 量子三毛的『幸福科學』寶箱
Pingback: 攜手共創幸福人生 – 量子三毛的『幸福科學』寶箱